可是当地又有俗语云:到了昭化,不想爹妈。所以,昭化到底是座怎样让人迷醉的城,连爹妈都可以暂时忘却?
原来,据史料记载,昭化桔柏渡码头停靠的船只曾经每天多达数千只,南来北往的官员商贾、文人骚客、贩夫走卒、船夫戏子及青楼歌女众多,"白日千人拱手,夜晚十万明灯",商贸发达,文化繁荣,生活悠闲,美食可口,令人流连往返,沉醉其中,于是自然就连爹妈也没时间去想了。
昭化古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古代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名符其实的“巴蜀第一县”。城内景点众多,葭萌牌坊,刀剑坝君臣园,县衙,文庙……城外则是四面环山,三面临水,白龙江、嘉陵江在此交汇,形成了一个自然山水太极图。“沿山树色来窗外,彻夜江声落枕旁”,这是古代诗人对昭化的秀美景色的赞叹。
漫步古城,老街两边商铺鳞次栉比,可是却只见朴素平实,不见一丝浮躁的商业气息。卖麻花的和卖辣酱的铺子相邻,互相照看,见我在摊子前停下来,辣酱主人马上招呼:“要买点尝尝吗?”随即扭头冲里面一声大喊:“强子哎,有客人!”店铺则悠悠深处传来应答:“来喽!”
卖枇杷的大妈则一口地道川话:“自家种的,上午刚从树下采下来,先吃一个,不甜不要买!”说完抓起一串,硬往我手里塞。
这样的热情,融化得人手足无措。
葭萌牌坊。
昭化古称葭萌,刘备在这里驻兵操练,西出剑阁,夺取成都,为蜀国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又有“蜀汉兴,葭萌起”之说。
街上游客寥寥,略显萧条,然而我觉得这正是古城的迷人之处。
城里还有民宿,院子里鲜花盛开,流水宛然,鸟笼挑在树梢,小鱼在池里有洞,布置得小情小调,颇适合小住一两天。
小巷深而长,一条又一条,似古城的年轮,刻画在岁月深处。
昭化县衙。
还观看了一场情景剧。
故事说的是昭化县令不畏强权,把抛弃妻子的渣男越级捉拿归案,秉公执法的经过。
演员表演非常精彩,完全具有专业水准。
考棚,则是检测古代学子是否能跃进龙门的地方。
文庙的存在,充分说明了昭化古城的建制之完善。
半月形的泮池就在门前,这是文庙特有的一种建筑规制。桥柱上缠满了红丝带,仔细看,都是父母们各种祝福的话语,望子成龙之心,跃然其上。
春末夏初,正是石榴盛开的好时节。
城墙上旌旗连绵,恍若闯进《三国演义》电视剧中。
临清门。
“临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面临一江清水;二是告戒到昭化任职的官员一定要两袖清风,清政廉洁,因为在古时候官员卸任升迁都必走这道门。
爬上城楼,古城就在眼前。
吃过晚饭,就去月楼。有一场精彩的表演在等着我们。
大照壁,红灯笼,喜庆的中国风。
戏台在正中,看客在台下。
夜色渐渐浓厚,乐声响起,灯笼亮起。
观众们有的拍照,有的录视频,一个个好不认真。
黑张飞鏖战锦马超。
这个故事,《三国演义》里有写到,故事发生的地点,正是葭萌关,也就是今天的昭化古城。刘备和诸葛亮见马超勇武,十分爱惜,于是计降马超,蜀汉遂得一大将。
还有斟茶表演。演员拿着壶嘴长长的茶壶,横着倒,竖着倒,斜着倒,甚至反过身子倒,可是行动之间利索干脆,涓滴不漏。不知道要怎样才能练成!
最吸引人的,自然是压轴戏“变脸”。
演员也下台跟观众互动,拉起我的手去摸他的脸,触手只觉柔软,一层轻纱紧贴在脸上,然而我怎么也想不通,他是在扭头抬手之间,就换了一张脸的!
这不但是川粹,更是国粹!
戏毕,走在长街上,小城游客不多,八点多,灯火已经开始阑珊,抬头能看到星星,街边有忙碌了一天,才刚开始捧着碗吃饭的店主人们。
如此宁静安详。
谁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看我在路上,千里如平川……耳边传来孩子们清脆的童谣,我凝神听着,低头笑了。感谢蜀道已不再难,让我得见昭化,得见广元,得见这一方神奇的山水土地和人民。
成都很远,昭化很近,今夜,就让我迷醉在昭化小城。
昭化当然还有美食。三江渔府的火锅鱼,远近闻名,必须尝一尝。
大约下午三点多,这个点其实不是正餐时间,当地人管这个时间吃东西,叫“打腰台”,意思类似“下午茶”。
一窝蜂涌进厨房看大师傅操作:杀鱼,煸炒底料,加入豆花,上桌,再倒入新鲜鱼头,等沸腾,就可以吃了。
配料也很多,碎花生,豆豉,辣椒,香葱,芫荽,姜末,蒜泥……自己调。
配菜也有不少,卤猪耳,腊肉,风鸡,竹笋……十分丰富。
这是凉粉,撒上花生,香而脆,简直不能更好吃!
加入鱼头,那鲜香的滋味啊!我不怎么爱吃鱼,都吃了一碗。
这小小的,是茴香饼,油炸得脆脆的,咬一口,茴香特有的香气弥漫口腔,一连吃了两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