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剑川县弥沙乡弥井村位于滇西北海拔2200多米的大山里,这里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少与外界来往,但这里的人自古酷爱滇剧,村里有个戏班子,一唱就是200多年。
弥井村在古代产盐,因此富甲一方。鼎盛时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也引来了戏班子连轴演出,使这个地方的百姓痴狂的爱上了戏剧,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农耕节”,这一天除了祭祖、巡游,最重要的是村民要自己演出一场滇剧,这个习俗代代传承下来。
弥井人唱戏热情高涨源于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很多都是受家族传承的影响,兄弟姐妹联演,父子同台。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弥井村比过年还热闹,无论是在外面打工的,还是嫁到外地、外省的这一天都要回来祭祖、巡游、看大戏,是一年最重要的一天。。
这个外出打工的小伙子提前半个月赶回村里拍戏,今天是他第一次上台,化妆时似乎就有些紧张了。
这个小朋友只有六岁,是最小的演员。而给他化妆的奶奶叫何丽昆,也是六岁开始学戏,九岁登台演出,今年七十三岁了。
何丽昆老人不但给别人化妆,最后自己也扮上了,她要唱佘太君。老人能演旦角也能唱小生、老生,一生最喜欢的事就是唱戏。
村剧团里会化妆的人不多,他们使用的脸谱也比较特别,原来是祖上代代传承下来的,这个小本子是1963年请人仿照传承的老图谱在古代线装书的反面画的,有107个人物,都是历代村剧团演过的。
弥井村唱戏最火是在民国时,那时产盐,这里比较富裕,上世纪五、六十年参与的人最多,但文革时一下子停了十几年。
六十四岁的何四代是村剧团班主,演出前给戏神上香。他的父亲在文革后重新组织起村剧团,热热闹闹演了几年不幸病故,大家便又推举他做了新班主。他将父亲留下的资料整理一下,现在还可以排演二十多个剧目,都是百年前传承下来的。
班主的妹妹何四庆也五十多岁了,嫁到外乡,但每年的四月八都会早早赶回来拍戏,一招一式显示不是一日之功,她说从小跟着父亲学,父亲会很多,可惜过世早,她也是特别喜欢唱戏。
剧团的主要演员明显年龄偏大了,但戏剧不比唱歌,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很难学到精髓,把握气场的,这位老演员所表现的忧郁目光与角色相配,绝非年轻人能轻易把控的。
牛哥已近四十岁,他是没有离开土地的农民,歌唱的很好,但他学戏不长,还唱不了主角。跑龙套的要把握好上场的分寸,他也是时时盯着场上变化,不敢大意。
老演员就淡定多了,他在《西湖借伞》中扮演老艄公,开口一下子就让人惊诧了。唱腔沙哑、苍凉、悠长,唱的有板有眼,这声音太有魅力了。这嗓子绝对可以登上更大的舞台,想不到村戏班里还有这么大的角!
有些孩子看到父辈演出觉得有趣,也想学习,但现实非常残酷,一旦他们成人不是外出念书就是外地打工,村里真正留守的都是老人孩子,村剧团也面临青黄不接。
但眼前最急迫的还是剧团的演出服装问题,由于缺少资金,无力购买昂贵的戏装,他们一直穿着民国时购置的演出服。岁月太久了,这些快成文物的服装,已经普遍糟烂,老班主上场前都要嘱咐演员要格外小心。
但难免还会有些“事故”的发生,演员心疼也无奈,孩子们也戏言是演“讨饭的大将军”。
一场戏下来,已是大汗淋漓,演员要小心的把服装脱下来叠好保存起来,虽然很脏也不敢再洗,怕洗烂了。
每个演员下场后都要拜戏神,感谢保佑演出成功,一切顺利。在排练和演出期间,全体演职人员都是要食素的,古传的规矩和唱戏礼仪,完好的保存和执行着。
等全部演出完,要象征性的扫舞台,全体演职人员在村里德高望重的族长带领下集体跪谢神灵、送戏神。然后大家才可以食荤,举杯庆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