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酒之后,他可能是你见过最酷的院长和教授了。
作为中国殿堂级的艺术学院,广美(广州美术学院)是很多人的梦想。从1953年建校以来,这里走出了岭南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大师、文艺届精英,还有“怀型青年”。
在广美校友的心目中,这里拥有开放的艺术气氛、推崇独立思考的自由,讲师和教授们更是卧虎藏龙,每一个都很有故事,言传身教之外,还有一份不会被岁月带走的艺术家魅力。
此行广州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广州美术学院,拜访了一位传说中非常爱酒、很有型、又才华横溢的教育家——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广美摄影与影视艺术专业创始人、集美集团影视传媒中心负责人刘三健。
在没见到刘三健之前,就早已听闻他“美院三爷”的名号。见到真人后,确实和想象中的“爷范儿”如出一辙:清瘦高挑的身材,声音浑厚有力,白T外加一件随意卷袖的白衬衫,举止间潇洒自如,又很Man。身边早有小伙伴惊呼:“嚯,好像毕加索!”
“为什么叫三爷,我也不知道这个事儿。可能是我在美院辈分比较高,在家又排行老三,属于’林海雪原座山雕’那种感觉,然后就叫起来了吧。”刘三健笑着说。
谈吐幽默风趣的三爷,其实是个身在岭南的北方人,在西安长大、出身于艺术世家,父亲是当时的西安美术学院院长,自己又有一身天生的艺术才华,获得过许多包括全国美展在内的美术类奖项,还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硕士生,属于妥妥的“世家子弟”。
刘三健绘画作品《聊天》
“在西安美院读完研究生就’跑’出来了。当时就是不想要那种’子弟身份’的感觉吧,心里有股不安分的闯劲儿,也是想到一个全新的地方证明自己。”
凭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刘三健想靠自己的力量探索出一片天地。90年代初,他从古都西安“南下”,先是去了汕头大学任教,后来又来到了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做教授。
相比当时环境保守、历史气息浓厚的西安,广东的经济和社会都很开放,再加上南北文化的差异,刘三健体验到了很多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乐趣。
“当时的感觉像是到了异国,记得刚到汕头喝功夫茶,因为和北方的习惯不一样,经常烫到嗓子、还会‘醉茶’什么的,就觉得很新奇、有趣。现在呢,我觉得自己比广东人还适应广东生活。”
这次勇敢的“迁徙”也让刘三健接触到了教学之外更广阔的商业创作领域。当时正值广州广告和设计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家喻户晓的上市广告公司“白马”,就是在广美众美术、设计专业大师的“加持”中诞生的。
在白马广告公司成立的初期,刘三健参与了很多初创性的设计工作,包括一系列商业产品的包装设计,从洋酒、食品到软饮,打造了很多经典的案例,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回归校园。
“心里第一位的还是艺术教育吧,有遗传和家庭熏陶的影响在,就是喜欢做这个事情,基因里有热情。”
刘三健说,教育能让他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保持年轻和创新的活力——“要看很多的书、汲取很多的知识,再毫无保留的转化出去;学生们也会同时反馈给你很多,帮你’还童’, 这是个很神奇的循环过程。”
看似平静恬淡的校园生活背后,却藏不住一颗“爱折腾”的心。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年少时的刘三健还有过一段很特别的“军旅生涯”——在江西九江,他曾经做过一段“海军电影放映员”。
“上大学的之前在部队做了6年放映员,考过专门的电影放映资格证,当时年纪很小,再加上那个特殊的年代和环境,所以对摄影、摄像有很深的感情。”
后来到了广美执教,刘三健发现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专业的摄影学院,摄影和影视教育在中国还处于相对空缺的状态。于是,已经是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的三爷,决心在广美创办出一个“从无到有”的新专业。
“这一折腾就是十几年。从什么都没有,到先有了摄影专业、再扩展到影视专业,目前在校有240个学生,慢慢做起来了。我们三千平米的摄影棚、几百万的设备和投资,都是我一步步’忽悠’过来的。”
广美数字化影像实验基地的摄影试验室
广美数字化影像实验基地的摄影试验室,你会看到眼前这个清雅教授的燃情另一面,置身于一众高清数字摄影机、全景式数字测量数码相机、仙纳座机、哈苏照相机和高清数字摄像等设备中的刘三健,身边围绕着一群忙忙碌碌的学生,虽然还是一脸气定神闲,但眼神中却写满自信和激情。
近几年来,摄影试验室和中影集团、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白马广告公司以及高尔夫频道合作拍摄了许多数字电影,学生们也受益匪浅。
“摄影这个东西,思考比按下快门更重要。”刘三健说。这也是他这么多年带出许多优秀学生的“奥义”——“技术的发展很快,盲目追求没有止境。技术是手段,但是观念、思考和内涵才是一个作品的灵魂所在。”
刘三健指导学生罗韶和摄影作品《无题》
得知三爷的夫人也是学习国画出身,女儿更是“承得父业”、赴法国学习电影归来,我们的话题也就自然聊到了艺术与教育,因为刘三健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全国教育教学指导部委员——每年都会参与学科评定和高中教材的编写。
“审美和艺术教育的培养,院校只是负责一部分,更多的要靠社会环境和公共艺术,应该是一个整体的作用,我们现在这一块还是缺失的状态。”刘三健说,“功能完善、具有公共教育意义的美术馆、博物馆是我们需要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教育领域的观察和醒悟十分深刻、“敏感有如雷达”的刘三健,又投身到了另一项长远的“责任事业”中,他承办下了广美校企——集美集团下设的影视传媒中心,利用学院摄影、影视的专业资源,承接了很多博物馆设计项目的互动视频和影片制作。
“一方面是做博物馆、推广公共艺术,包括现在也承接了政府的一些视频项目;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这个过程,给学生制造更多理论之外的实践创作的机会,积累资源、打开更多窗口”,刘三健还一再的提到,“把握机会最重要。如果能看到未来的可能性,就不要犹豫错过。”
在教学和工作之余,三爷自己也经常摄影,还一度收藏了很多古董相机,尤其迷恋国产老相机:海鸥、长江、红梅......还有一些16毫米的电影镜头,都是他的心头好,似乎每一个都能牵动起对逝去时光的回忆。除了相机,刘三健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了。
“做教育也好,做艺术也好,酒都是可以帮助人提炼、创作和思考的好东西。” 喝酒喜欢“慢”的三爷,对喝酒也很有自己的品味,“通常是工作之后,听音乐、放松的状态下喝一些,就像品茶一样,得到了那个’味道’就停下来了,剩下的’回味’可以用来创作、写诗,刚刚好。”
曾经做过酒类包装设计工作的刘三健,认为一款酒的造型艺术是它内涵品味的最直观体现,就像马爹利X.O精雕细琢的拱形艺术瓶身、视觉上引人入胜,个性独一无二。细细品味下来,它也有着和三爷气质最贴近的丰富层次:雄劲而细腻,口感平衡而不失张力;睿智深远,余味悠长,品后齿间余香未尽。马爹利干邑对历史与酿酒的不懈追求和激情奉献,也正如他对艺术与教育事业的不断探索和付出。
谈到下一步的计划,刘三健说想用更多的时间沉淀自己,把”教育家”的身份多分享一些给“艺术家”,画画、摄影、创作、写书。当然,最希望的还是带着学生们做出更多他们想做的作品、尝试更多的艺术形式,因为他相信“广美是一片可以培育艺术的土壤”,这也是他成就感和荣耀的最大来源。
关于生活的热情和梦想、艺术家们可能会有千万种张扬的形式去演绎,但有的人却因为与生俱来使命感,一直把目光投放在未来,用好奇心和探索欲描绘更多可能性的蓝图——这可能是这位教育家带给我们最好的艺术作。
刘三健在工作之后总喜欢打开一瓶挚爱的马爹利XO细细品味, “睿智与灵感相结合的的拱形瓶身就像自己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一生,滑润醇厚的口感象征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品味这瓶马爹利XO不就是在回味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