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北方有一条河,从黄土高原流入毛乌素沙漠。这条河深深地嵌入黄沙之中,虔诚地探寻着远古人类的生命痕迹;这条河静静地流淌在大漠峡谷里,呵护着南迁的珍稀候鸟,默默地滋润着绵绵黄土,
养育着畜群、稻麦花田,它就是萨拉乌苏河。
由于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在新近时期的构造抬升,河流相对下切侵蚀影响,使萨拉乌苏河在流出黄土丘陵进入鄂尔多斯东南洼地之后,在乌审旗境内,出现了一系列沟湾峡谷地貌。曲流沿岸,第四纪地层广泛出露,其中河湖相沉积及其埋藏的动物化石、古人类遗迹让人仰目相看。
1923年,法国科学家桑志华、德日进在萨拉乌苏发现一枚旧石器时代幼童牙齿,打破了西方学术界“亚洲没有旧石器时代”的疑断。从此与几乎同时进行的周口店遗址发掘一起,拉开了亚洲旧石器考古的新帷幕。迄今为止已有数百位学者来此考察,共历100余年的科学考察历史。
萨拉乌苏被认定为我国境内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也是我国第一个正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它不仅在中国是一个标准地点,而且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将在这个草原上找到中国鄂尔多斯通往欧洲大道的灵感。
萨拉乌苏是中国第四纪陆相地层中,特别是生物地层学系统中一个标志名称,在中国有泥河湾(早更新世)、周口店(中更新世)、萨拉乌苏(晚更新世)三个代表不同时代的地层名称。这三个第四纪标准是在科学上规定了的。从命名之日起,以后所有晚第纪(即晚更新世)地层需要以萨拉乌苏(组)为标准进行比较。
除了科学考古价值,萨拉乌苏有着奇特的自然景观。萨拉乌苏大峡谷以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为背景,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为底蕴,以山奇、水幽、沙美为特色,构成了独特自然文化景观,是目前内陆最大的沙漠大峡谷,属于罕见的旱地自然奇观。
从上游开始,由清水沟湾、滴哨沟湾、杨树沟湾、范家沟湾、杨四沟湾、刘家沟湾、米浪沟、三岔沟湾等八大构湾,构成萨拉乌苏的主体遗址景观区。沟湾形状狭长弯曲,沟中有沟,台上有台,绿荫掩映,地貌奇特,一处一步一景、别开洞天、奇妙无比。沟湾与沟湾之间形状各异,景致有别,水天相映,垂枝遮面,花香鸟语,是一处自然天成、风光无限的沙地奇观。
萨拉乌苏下游,因巴图湾水库的存在,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气侯。湿地包含水域、草地、森林、沙地、农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多种生态系统又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2012年,被国家林业部授称为“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萨拉乌苏河经过巴图湾水库向下洲是河谷农业区,川河田畸、林田稻香,有“塞外水江南”之称。
萨拉乌苏大峡谷延伸区域南岸为雄浑苍凉的黄土高原,北岸为毛乌素沙地草原,苍茫之中现瑰丽,雄浑之间见旖旎,凸显出塞外草原难得一见的水乡风情。
古老的人类文明、绮丽的自然景观、宜人的生态气候……萨拉乌苏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神秘魅力,给人们带来惊奇与沉思,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它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追溯它亘古不变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