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86-13082309527 1030608043@qq.com

旅游世界网2017-03-29阅读:

惊心动魄的北非之旅 感受摩洛哥繁华与失落

  摩洛哥,很多人常常将它与摩纳哥混为一谈。其实,除了前者有撒哈拉沙漠,后者有凯莉王妃;前者在非洲,后者在欧洲以外,摩洛哥还有许多传奇故事。它被誉为“北非花园”,与西班牙隔海眺望。它身在阿拉伯国家,却色彩绚烂浓淡相宜。

  今年6月摩洛哥对中国公民免签,本期的全球GO,我们就带大家一起重温卡萨布兰卡的故事,在马拉喀什华灯初上之时体验当地热情,走进让三毛魂牵梦绕的撒哈拉沙漠,迷失在“非洲圣托里尼”蓝色小镇舍夫沙万,体验这里的繁华与失落。

  摩洛哥之行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旅行,然而,在经历了丢失钱包,被递大麻等令人沮丧的突发事件之后,依然对这里此地怀有无法割舍的感情。

  就像摩洛哥已故国王哈桑二世在其自传《挑战》中所说:“摩洛哥好比一棵大树,它的根深深地扎在非洲的土地里,它的叶子呼吸着来自欧洲的和风,飒飒作响”。

  轻轻一瞥,摩洛哥就深深地扎在旅行者的心里,让你的心跟着它的节奏悸动起来。

  卡萨布兰卡与马拉喀什 跟着电影去旅行

  电影《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是好莱坞在二战期间制作的最卖座电影之一,并且荣获了第1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奖项。电影中经久不衰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摩洛哥北端的城市卡萨布兰卡。

  为什么卡萨布兰卡会重要到有一整部电影都关于它呢?

  这就要从地理和历史说起:二战时期的卡萨布兰卡是欧洲逃往美国的必经之地,那里鱼龙混杂,局势紧张。摩洛哥东边与西班牙隔海相望的地区被西班牙占领,其余地区被法国占领,同时也有德军的进驻。这也是为何今天到摩洛哥旅行会发现:舍夫沙万地区讲西语,而别的地区以法语为主,当然他们也讲阿拉伯语。

  说这里是电影取景地,其实也算是作弊,因为整部电影的拍摄几乎都是在好莱坞影棚中完成!但所有的场景都是按照卡萨布兰卡原景仿制而成,所以还是能找到很多电影里看到的景象。

  来到卡萨布兰卡,一定不要错过哈桑二世清真寺。它坐落在海边,建筑物精美壮观,在这里既能够感受到神圣的宗教感,也能体会到浓郁的浪漫气息。下图是在《北非谍影》中多次出现了这里的标志性的尖塔,一对比就能看出好莱坞棚里的塔尖和真实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塔尖还是很不一样的。

  卡萨布兰卡作为曾经的法国殖民地,街区的建筑风格都混合了法式风情,在《卡萨布兰卡》电影中时常能看到这些老街的场景,异域风情的街道、精美的雕饰无一不在诉说着这段爱情故事。

  里克咖啡馆因为《卡萨布兰卡》这部电影而出名,如今,咖啡馆二层的电影放映室一直循环播放着这部电影。咖啡馆的布置充满了这部电影的元素,比如小屋的Roulette、Sam弹的钢琴,虽然咖啡馆里是一个白人在弹琴,但听他弹着电影电影里的经典曲目《as time goes by》还是会仿佛置身电影,见证那段二战时期的特别情谊。

  相比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少了一些嘈杂,多了些放松,因此成为欧美人热爱的度假胜地。《欲望都市2》这部电影故事背景虽设立在阿布扎比,但其实取景地就是在马拉喀什。

  与欲望都市系列大多数故事发生的地方曼哈顿相比,中东地区(不论是故事背景设定的阿布扎比还是实际拍摄的马拉喀什都属于该地区)是对女性外貌和言谈举止都有着诸多风俗传统限制的地方,而四位都市摩登女郎来到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冲突则显得尤其有趣。

  电影中有一幕很好地表现了文化冲突:古老的集市,四个人中最“欲女”的萨曼莎包被扔到地上,里面的一堆避孕套也散落一地。当周围越来越多身着白色长袍的阿拉伯人围观她们、跟着她们、嘴里还喊着:“伤风败俗,抓住她们”时,一群穿黑色长袍、头戴面纱、只露出眼睛的阿拉伯女人将她们几个拉到街边的小屋子里。

  在这儿她们解下了面纱,脱掉了黑袍子,黑袍下藏着的是巴黎纽约都还没上的最新款时装。她们用黑袍子和面纱武装了四人并使她们顺利脱逃。

  电影拍摄时的取景酒店包括文华东方和La Mamounia。这里也是马拉喀什新城区典型奢华酒店的缩影:宽广的大道两侧种满仙人掌等绿植、阿拉伯式的穹顶、微笑热情英语极佳的服务人员,让你仿佛瞬间从摩洛哥穿越到了迪拜。

  感受撒哈拉 体验三毛曾经的生活

  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250万年前,是世界第二大荒漠,位于非洲北部,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撒哈拉沙漠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到达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交界的萨赫勒——一个半沙漠乾草原的过渡区。

  原本觉得我们走了到撒哈拉的距离很远,但如果我们放到北非的维度来看我们走的这一段距离就不值一提了。下图中黄色的这一大片区域都是撒哈拉沙漠,还不包括撒哈拉东部。

  很多中国人听说撒哈拉是因为三毛,这个流浪才女与她所写的《撒哈拉的故事》感染了极多女性。《撒哈拉的故事》里有这样句话让人印象深刻: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着那些上升的烟火,觉得他们安详的近乎优雅起来。

  一路上昏黄的阳光照耀着黄沙,偌大的沙漠里只看得到一个领路人,两匹骆驼和两个姑娘。望着夕阳,耳边听到的除了骆驼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就只剩下风吹动沙子和灌木的声音。这对于奔波在钢筋水泥里的我们来说,静谧得有点不太真实,美好得让我不忍多说一句话。

  在这里,水是最宝贵的,洗澡只能在4分钟以内完成。

  带领我们进入沙漠领路人是一个是一个22岁的年轻小伙子,名字叫做Hadid,看着干瘦干瘦的他却十分强壮有力。他一直生活在沙漠里,家人都生活在离营地大概10公里的小村庄里,而他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沙漠。

照片by伊朗摄影师巴巴克-塔弗莱希

  舍夫沙万 毒品中心 or 蓝色小镇

  你肯定知道希腊的圣托里尼是以白蓝相见的房子闻名,可你知道摩洛哥的舍夫沙万也是如此吗?与圣托里尼的白墙蓝顶相反,这里是蓝墙白顶,从白色、粉蓝、浅蓝到宝蓝反复反复跳跃出现在视野中。

  在还没到舍夫沙万前就读了很多关于它的攻略,一方面它似乎与诈骗和大麻紧密相连:这是摩洛哥生产毒品的中心,据说全世界16%的大麻产自这里;网上能查到一个专属词汇叫“舍夫沙万骗局”,讲的就是本地年轻人向游客贩卖大麻,随后他或者同伙会向警察举报游客买了大麻以获得现金作为奖励,真是“无本万利”的生意。

  但另一方面这个蓝色城镇美得让好多人流连忘返,“什么都不做在这儿呆着就很好”、“童话一般的蓝色”是我们读到的最常见评价。

  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看,舍夫沙万曾经是西班牙打入摩洛哥的重要城池。从西班牙港口Tarifa坐船40分钟到达摩洛哥丹吉尔,从丹吉尔驱车两个小时以内就能到舍夫沙万。

  从山间回望舍夫沙万小镇能看到他们的“简易版长城”: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这里被涂成了蓝色?网上有一些回答,我们在本地也问过不少人,得到的答案分三个派系:

  第一派系是“覆盖穆斯林绿论”,以前这里有很多穆斯林人把当地涂成了绿色,后面犹太难民到来,于是将房子涂成接近绿色的颜色——蓝色。

  第二派系是“犹太难民和平轮”,这个理论和第一个理论有些类似,差别就是犹太人到来以后觉得自己太苦难了,他们向往和平,所以涂成了代表和平的蓝色,让这里美得像天堂一样。

  第三个派系则是说蓝色防蚊虫,而且对于一个炎热的非洲国家来说,会看起来比较凉爽。既然没有统一定论,我们也就不深究了。

  这里除了蓝这里除了蓝,其实还有很丰富的色彩:

  尽管我们对这里充满了好奇,但还是试着不去打扰不去问什么,默默地用镜头记录他们幸福安逸的小日子。

  比如两个摩洛哥小孩的两小无猜:

  比如在酷暑下小男孩将头发淋湿,用天然泉水给自己降温:

  比如四个开心的小男孩在玩耍,其中一个还在偷瞄我们的镜头:

  比如小餐厅里居民吃着午餐,看到我们的亚洲面孔就喊:“Korea?Japan?China? Oh, China, Ni Hao!”(人人都会说“Ni Hao你好”也只会说“Ni Hao”)

  比如四只猫咪慵懒地眯着眼睛晒太阳:

来源:凤凰旅游

免责声明: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载文章)及文章中图片/文字等内容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13082309527 1030608043 1030608043@qq.com
  • 扫二维码添加微信

Copyright lvyou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